有你--真好
我们有一份幸福来自父母,他们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家,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我们备至的问候,给我们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因为有他们,我们才会成长,才会长大,才会有你们多幸福与欢笑。人的一生,有这样的陪伴是必须的,有这样的陪伴是幸福的,是满足的……
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乐趣,并不在于作者告诉你什么,而是因为读书使你积极思考。在作者的书里,你的思想在书里驰骋,你的思考有可能比作者的文笔更好,更详细这样一来你不仅从书中了解世界,体验作者的生活,你也会重新认识你自己。但是,只有诚信读书,读书才能成为一种乐趣。假如你因阅读而变得高尚聪明善良文雅,读书就不再是一种负担!
把简单做到极致-你就成功了
阅读提高
阅读提高:爱之时与死之时
文章来源:摘自中信出版集团《命运之画——是意外,还是宿命》一书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背景设在14世纪意大利北部的维罗纳市,讲述了16岁的罗密欧和13岁的朱丽叶向着死亡疾速奔跑的短暂而美丽的爱情悲剧。
为什么他们的爱情不被允许?如果不了解当时的历史,就很难理解。罗密欧是蒙特鸠家的独生子,朱丽叶是卡帕莱特家的独生女,他们的恋爱遭到反对,并不仅仅是因为两家关系不好这么简单。故事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1世纪,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围绕着高级神职人员的续任权展开争夺,双方阵营下的各个自治城市及各大贵族彼此仇视,一直持续着流血斗争。
而维罗纳市的情况尤其复杂,起初皇帝派处于优势,后来被教皇派逆转,然后皇帝派再次挽回颓势。在这场此消彼长的斗争中,罗密欧家是皇帝派,朱丽叶家是教皇派,两家从几代人之前就一直在争夺主导权,彼此间的仇恨日积月累,甚至到了互相残杀的地步。因此,幼小的恋情遭到周围人的全力阻截。不过,尽管剧中的阳台成了旅游景点,但无论是罗密欧还是朱丽叶,都只是莎士比亚虚构的人物。倒是骑士保罗和贵妇人弗兰切斯卡,以及诗人但丁是真实存在过的。他们的人生是在皇帝派与教皇派争权的时代度过的。故事同样发生在位于意大利北部的拉韦纳市和里米尼市,前者是教皇派,后者是皇帝派。13世纪下半叶,双方都在斗争中消耗巨大,也对修复彼此关系做出尝试:拉韦纳市的统治者波伦塔家族决定将女儿弗兰切斯卡许配给里米尼市的统治者马拉特斯塔家族的大儿子乔瓦尼,从而促成两家和解。这就像后世的哈布斯堡家族将玛丽·安托瓦内特嫁给宿敌波旁家族的王储(后来的路易十六)一样。然而,这两段婚姻都以悲剧告终。弗兰切斯卡的出生年份无法确定,根据当时的平均结婚年龄,她出嫁时大概十五六岁。据说乔瓦尼相貌丑陋,还跛足,因此弗兰切斯卡并不想嫁,但是政治婚姻可不管你是喜欢还是讨厌对方,父亲的命令一下,女儿就得像棋子一样任其摆布。
就这样,弗兰切斯卡嫁给了乔瓦尼,并且为他生下两个孩子。这时,一段似火的恋情降临了。对象是丈夫的弟弟保罗。保罗也已娶妻生子(同样是政治婚姻),但他一点儿都不像他的哥哥。他是个美男子,经常和父亲一起上战场,还被选为佛罗伦萨军的司令官,任职大概两年时间(顺便说一句,他大概就是在这一时期结识了但丁。据说但丁晚年受到弗兰切斯卡的娘家波伦塔家族的庇护,因此知道事情的详细经过)。保罗和弗兰切斯卡的恋情大概开始于保罗回到里米尼之后。下人向乔瓦尼咬耳朵,说他的妻子和他的弟弟关系可疑。乔瓦尼于是在暗中监视,打算捉他们的现行,结果发现保罗吻上了正在读书的弗兰切斯卡。乔瓦尼二话没说,拔剑杀死二人。
1285年,弗兰切斯卡大约25岁,保罗比她大四五岁。这对悲剧的恋人成了众多艺术家创作的题材。比较著名的音乐作品有柴可夫斯基的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雕塑有罗丹的《接吻》。绘画作品数不胜数,但安格尔的这幅尽管是一幅小型作品,却是最广为人知的。
画家所画的正是决定命运的瞬间,是恋情的高潮,也是迈向死亡的第一步。在这之后,这对恋人就将变成尸体,倒在一片血泊之中。
乍看之下,可能会有人误以为这是优雅的宫廷人的恋爱游戏,因为与色调暗淡的背景相比,他们所穿的衣服十分华丽。确实,当时的上层阶级无论男女都喜欢色彩艳丽的服饰,甚至有的裤子、袖子都做成左右不同颜色。女装的领口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变宽的,男人也会烫鬈发,在室内也会戴着小巧的帽子。然而,画家让二人穿得如此华丽还有另一个原因,他想借此表现在杀伐的人生中,这段恋情是多么的光彩夺目。在他们身后,穿着一身黑衣的乔瓦尼正在拔剑,简直就是黑暗的化身。与之相比,这对恋人却因为自己的热情而散发出明亮的光芒。仔细看保罗将身体、脖子伸长到不可思议的程度,仿佛绕树生长的藤蔓一般将身体贴近所爱的人。弗兰切斯卡视线低垂,脸颊晕红,虽然表情平静,内心却在激烈地动摇,以至拿在手中的书掉落下来都没有察觉。这是多么甘甜的喜悦啊!
弗兰切斯卡和保罗所读的,是中世纪骑士传说《亚瑟王》。他们正读到圆桌骑士兰斯洛特无法抑制对亚瑟王之妻桂妮维亚的感情而最终亲吻的那一段。当时人们读书不会默读,弗兰切斯卡朗读,保罗在一旁倾听。保罗和弗兰切斯卡不由得将自己想象成兰斯洛特和桂妮维亚。想必,读的人声音颤抖起来,听的人身体也颤抖起来。他们仿佛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感情,几次彼此凝视又躲闪,但最终,在语言的音乐和心底的激动中,理性屈服了……
正在听弗兰切斯卡读故事的,并非只有保罗一人。躲在墙上挂毯背后的乔瓦尼也一直在听。随着故事的发展,妻子和弟弟的隐秘恋情逐渐暴露,妻子对弟弟显现出自己从未见过的热情,这是何等的屈辱!如果单单目击二人接吻的场面,乔瓦尼大概也不至于如此激动。但是他也不由得被带入故事,弟弟是兰斯洛特,妻子是桂妮维亚,自己则是遭到背叛的亚瑟王。作为丈夫的他挥起宝剑,冲了出去。那是战争频繁的时代,婚外情的悲喜剧俯拾皆是,为什么唯独保罗和弗兰切斯卡的故事如此脍炙人口呢?这完全是因为但丁在《神曲·地狱篇》中的浪漫描写。如前所述,但丁和保罗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丁的出生地佛罗伦萨在13世纪上半叶一度处于皇帝派的统治之下,后来成了教皇派的中心,频繁地与隶属于皇帝派的其他自治城市征战,争夺领土。但丁年轻时也曾作为教皇派军队的骑兵在激战区战斗。然而在佛罗伦萨,教皇派刚刚坐稳,就在内部分裂成白党和黑党。因为但丁属于前者,并从事政治活动,所以在后者掌握了政权之后,但丁被永久放逐,从此辗转各地,再也没能重返故乡。《神曲》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写成的。晚年,但丁终于获得了拉韦纳的波伦塔家族(弗兰切斯卡的娘家)的支持,稳定下来,写完了《神曲》。但丁所描写的地狱就像一个擂钵,越往底部越狭窄,罪恶越深重,惩罚也越严酷。但丁和他所敬爱的古代诗人维吉尔就在这个世界里往下走。首先有一道门,这就是“地狱之门”,门上有那句著名的铭文——“入此门者须舍弃一切希望”。
地狱的各层挤满了犯有如下罪行的亡灵:
地狱过道——机会主义
第一环——行为端正,但没有接受洗礼
第二环——淫乱
第三环——暴食
第四环——贪婪
第五环——愤怒和懒惰
第六环——异端
第七环——施暴
第八环——欺诈
第九环——背叛
现代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不过这毕竟是700年前的道德观,而且是满怀私怨的但丁的分类(将他赶出佛罗伦萨的政敌在第九环,饱尝地狱之苦)。保罗和弗兰切斯卡在第二环,纵欲的罪人在这里受罚。虽然算不得严酷的刑罚,但是这里幽暗的狂风永吹不止,把幽魂吹得上上下下,叫喊声、叹息声、呜咽声不绝于耳。弗兰切斯卡的灵魂对但丁说道:“爱,瞬间点燃一颗高贵的心。”“爱,不容被爱者不去施爱。”接着,她讲起自己的恋情经过,但丁听后十分同情,流下眼泪,竟昏倒在地。有许多绘画作品描绘了这一幕。谢弗的这幅甜美而性感的裸体画,与其说是在描绘地狱里忍受痛苦的男女,不如说是在赞美借由死亡而永葆年轻、再也不分开的恋人。他们光滑的身体的流线暗示着幽暗的地狱之风,从弗兰切斯卡的左肩胛骨附近和保罗的右胸上隐约可以看到剑的伤痕。画面右端,戴红色帽子的但丁和戴月桂冠的维吉尔表情沉郁地站在那里。最后,也提一下另一个当事人,弗兰切斯卡的丈夫乔瓦尼死后的去处吧。他并非因为愤怒之罪而在第五环受罚,而是因为杀死弟弟的罪行,和该隐一样作为“出卖亲戚者”,在擂钵最深处的第九环永远受苦。
相关文章---
- 2023/07/04阅读提高:另一种时间
- 2023/07/03阅读提高:爱之时与死之时
- 2023/06/30阅读提高:爱语
- 2023/06/29阅读提高:生活在别处